日期: 2018/12/20 热度: 6018
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专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本条是关于鼓励和支持有关人员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规定。
目前,我国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短缺,二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三是人员流动大,四是人才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缺少四类人才。
第一,懂行政、懂艺术、懂经济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
第二,技艺精湛的各类文学艺术创作辅导专业人才;
第三,善于策划文化大型活动的专业人才;
第四,基层文艺创作、展演、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鼓励和支持文化专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助于解决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专业人员
文化专业人员主要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群众文化专业、图书馆学专业、文物博物专业、艺术专业、美术专业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县聘乡用”的“文化下派员”“图书馆下派员”制度,即县文化馆、图书馆向作为分馆的乡镇文化站派遣业务人员,参与乡镇分馆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促进了专业人员到基层工作,也推动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和文化馆分馆的建设,效果明显。不少地方以流动博物馆、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等方式,促进专业人员到基层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也有专业人员采取建立工作室、挂职等方式到基层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除了给予下基层的文化专业人员一定的物质鼓励外,还在职称晋升、评优创先等方面给予了倾斜,体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二、高校毕业生
到基层工作一直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大学生就业渠道。目前需要完善的是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具体鼓励措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不少老少边穷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而且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也较低。扶贫先扶智,国家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到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老少边穷地区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有明显改善。
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如要求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等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同时,还在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毕业生落户、人事档案管理等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三、文化志愿者
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组成部分。与普通志愿服务不同的是,文化志愿服务强调公益文化艺术服务。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文明办(2016)22号)提出,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为提高文化志愿服务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管理评价、教育培训和激励保障措施,主管部门有义务对文化志愿者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对长期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志愿服务或在文化志愿服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文化志愿者,应该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奖励。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