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茅龙笔起源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创始人是明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白沙先生(陈献章),因此又称“白沙茅龙笔”。它以新会圭峰山茅草为主要材料,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典范,是以植物纤维创新制笔的杰出代表。
用茅龙笔书写的书法,笔锋特别,笔划中留有空隙,形成其它书法难有的“飞白”,笔画顿挫、拙重,别具一格。当年茅龙笔的发明,开创了茅龙书法艺术,震撼了书法界,一洗元代以来柔弱萎靡的书风,确立了岭南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白沙先生的“茅龙书”“奇气千万丈”(《广东新语》),留下“茅龙经典”20多件,其代表作《慈元庙碑》、《种萆麻》等都是精品中之精品,为国家珍贵文物。茅龙笔古朴雅致,笔锋修长,极富弹性;笔触苍涩,牵丝飞白相得益彰,宜于行草书体,亦可勾勒山水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