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培训】新会鱼灯传校园
日期: 2018/10/25 热度: 6443
为更好开展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工作,按照“文化惠民 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2018年10月25日,由新会区文化馆总馆主办,新会区古井镇分馆协办的“新会鱼灯传校园”公益培训班走进了古井镇官冲小学。
“新会鱼灯传校园” 公益培训班是由新会鱼灯制作技艺钟松友老师、李严老师授课。李严老师为官冲小学校园的同学们讲解新会鱼灯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如数家珍,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制作开始了,学生们拿着钟老师分给大家的竹篾、纸张认真的跟着李严老师一步步制作。“鱼灯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先用竹篾扎成圆圈,再用竹篾将大大小小的圆圈连扎成鱼的躯干骨架、鱼头……”,李严老师给学生们生动详细的讲解,还现场教学生们唱起了新会鱼灯的童谣:“鲤鱼崛(kwat6)崛(kwat6)尾,主人好生理;鲤鱼噏(hgap1)噏(hgap1)鳃,主人大发财……”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课堂上,官冲小学的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新会鱼灯制作的独特魅力,对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会鱼灯知识普及
会城兴鲤鱼灯的习俗,与会城人喜欢鲤鱼也有很大关系。当地人喜欢吃鲤鱼,特别是海鲤,公认好吃、有补益,会城俗语:“吃亚海鲤,唔使冚被。”(吃了海鲤不怕冷,晚上睡觉不用盖被子的意思) 有“姜葱鲤”、炆(焖)鲤鱼的吃法,一些妇女喜欢吃鲤鱼煮糯米饭补身子。另外,“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鲤与“利”谐音,生鲜鲤鱼有“好生理”的意头。会城童谣:“鲤鱼屈屈尾,主人好生理;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