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龟苓膏配制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岭南地区夏天高温多雨潮湿, 因此, 讲究清热解毒、清暑祛湿, 民间常饮凉茶和吃龟苓膏。传统龟苓膏以乌龟、茯苓为主要材料, 新会凉茶店普遍传承了这一配制技艺, 但各店使用材料和配方各有不同。新会是中国陈皮之乡,新会陈皮是驰名地方特产, 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效, 与龟苓膏 清热祛湿的特性完美配合, 高氏在传承中加以改进发展, 加入陈皮配制, 成为陈皮龟苓膏, 让龟苓膏在原有滋阴润燥、降火除烦、 清利去湿、凉血解毒的作用外, 增加了行气健脾、化痰止咳的食疗保健功效。
陈皮龟苓膏采用传统方法熬制,主要包括水、乌龟、茯苓、 蒲公英、金银花、菊花、槐花、甘草、白芷、栀子、黄精、新会陈皮、生姜、佛手、桑葚等材料。陈皮龟苓膏的熬制需要将上述药材及新会陈皮清洗捣碎后,混和龟肉进行药液熬煮 10- 12 小时, 并用龟板熬煮约 16 小时提取龟板胶;其后药液与龟板胶进行混合, 并重新煮沸搅拌, 待放凉后即可完成。产品外观颜色呈浓稠的深褐色,爽滑、润泽、通透, 微带苦味,入口回甘, 有独特的中草药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