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前油艇凸制作技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司前油艇凸”是用粘米粉、糯米粉和麦芽糖做成的糕点, 它类似北方的糖不甩,外形有点像过去灌装食油玻璃瓶的软木 塞。新会方言包括司前话叫“塞”为“凸[děd]”,油瓶新会方言 念作“油骿[piǎn]”,而司前话念成近似“油艇”。因而, 司前这 种土名“油瓶凸”的小食, 司前以外的人听起来是“油艇[hiǎn] 凸”。于是, 当地人干脆滑稽地写成“油艇凸”了。
制作“司前油艇凸”的主料为粘米粉、糯米粉, 比例是 4 比 6,加入花生油和猪油用开水搓粉, 搓成直径约 2 厘米粗的条状粉团, 再把它掰成约 25 克左右的小块; 把小块粉团轻搓成圆形, 压扁, 再用手指随意在粉团中间轻压一下即可; 粉团放入油镬里 逐个炸松,用筷子将其夹起放到盘子里,炸好的坯形似葫芦、“8” 字。然后用小锅慢火将麦芽糖煮成稀胶水状后, 把炸好的“坯子” 放在煮好的麦芽糖里染匀,摊凉即可。在一般的小店, 多是食客 站在摊档前等店家上糖, 用店家提供自制的竹签, 将“油艇凸” 一个个穿为一串, 要多少穿多少, 慢慢食用。它又甜又脆,特别 开胃,令人回味无穷。
“司前油艇凸”的制作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不断,互相仿效, 酒楼饭店和路边摊贩争相销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制作技术更加讲究, 汤雄伟师傅是目前这门技艺的突出代表, 他在传承中加以改进,调整配方, 使甜度更适合现代人口味。
“司前油艇凸”作为地方土特产、馈赠礼品, 寓意生活幸福、 甜甜蜜蜜。它体现了地方特色,提升了司前美食旅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