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1/02 热度: 9348
2023年12月29日晚19:30
纪录片《中国森林城市·故园一木·江门》
在CCTV《世界地理》频道首播!
新会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会葵艺亮相纪录片
今天15:19为第一次重播
据悉,纪录片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江门这座美丽的森林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通过深入挖掘江门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让观众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将看到江门的历史遗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走进江门的历史长河,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还将见证江门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感受这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该片还将破解
新会葵艺背后的“文化密码”
↓↓↓
纪录片摄制组到新会取景拍摄
取景现场
新会葵艺
新会盛产蒲葵,特产葵扇,素有“葵乡”美誉。
新会葵艺历史久远,从东晋起,新会就已开始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经历民间艺匠千余年的探索,新会人将编织、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融汇一体,葵艺产品的加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葵业最兴盛时期,新会有300多家葵厂,5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火画扇在清道光县志中已见记载,清同治末年老画师陈晚将火画扇技艺推上高峰,1952年被国家列为特种工艺品,还荣获中国轻工部首届“百花奖”等多个国家奖项。
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新会视察,专程到葵艺厂参观,对新会的葵工艺制品给予高度评价。郭沫若1959年到新会视察时,对葵扇工艺赞曰:“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关山月曾60余次尝试“烙火画”工艺,但由于无法把握烙铁的力度,每次都把扇面烧糊,最后,他只有掷“烙”长叹:真是一门绝技!
▲1958年7月6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葵业。摄影:蔡忠植
2008年6月,“新会葵艺”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新会葵艺主要产品有葵扇、葵花篮、葵席、坐垫、葵蓑衣等,除此之外,新会葵艺还可以制作一幅画,一盏灯笼,一座屏风,有着很大的可塑性。
▲国家级传承人廖惠林在描绘葵扇画稿。
▲屏风烙画葵艺扇。摄影:廖惠林
江门成功创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今年,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上榜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中国侨乡文化最典型的广东省江门市行政辖区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为依托,对侨乡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尤其是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的区域,于2017年6月经原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建设,由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组成,全市陆地面积95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88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2.22万人。全区突出华侨历史和侨乡文化的“侨”文化特色,在全省现有的保护实验区中,独具中华文化与海外文化交融契合的新类型,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实验区实行全域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组合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实际出发,以镇为“骨架”,划分22个镇(街)为重点保护区域,51个镇为一般保护区域。
接下来,我区将以创建国家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目标,初心不改,坚持不懈,稳步推进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建设,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和江门高质量发展。
纪录片在“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搜索“世界地理频道”进入即可观看
播出时间
☟☟☟
第一次重播
2024年1月2日 15:19
第二次重播
2024年1月3日 7:35
快来跟随纪录片的足迹,
一起探索新会特色文化吧!
记得锁定这部纪录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