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公告

“司前木美人”再上热搜

日期: 2020/03/21


木美人最近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与我们一同防疫,昨天一条为《江门新会司前木美人“诗诗”“芊芊”与您一起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荣登学习强国,有外地的朋友就问小编,木美人是什么呀?

司前木美人,又称木美人油画,俗称“烂大门”,在一对木门板上画两位与真人大小相仿,身穿汉式襟衣有着西洋面孔的仕女。相传在古代作于福建莆田,后由新会司前先人带回家乡,供奉在司前天等天后宫,20世纪50年代由县博物馆收藏。为中国最早期的西洋油画之一,被誉为新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新会唯一一件到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收藏品。


(木美人原样)

讲起“木美人”司前的乡亲们不一定知道,但“烂大门”上年纪的司前人都听过她美丽的传说。“木美人”是画在两扇木板门上的油画。画面与真人般大小,身高约160厘米,穿低领汉式襟衣,发髻高耸,鹅蛋脸,高鼻梁,凹眼窝,酷似西洋美女,尤其是眼神有灵气,你站在她们前面,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她们的眼睛总是盯着您微笑,使人感觉像是呼之欲出。此门画艺术水平很高。


天等李氏族人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新会司前李天等乡人李仕升到福建省莆田县。该县有一老叟,无依无靠,于路边搭一简陋酒坊,以卖酒为生,老叟性格豪爽,热情好客,路人多往歇脚帮衬。间有一道士时常光顾,某日,见老叟至诚却又孤单,遂在老叟用以搁酒埕的门板上画两美人像,嘱之曰:“我将离此远游,无甚道谢,谨以此画相赠,汝每日用竹叶醮水酒洒之,7日后将见奇迹。切记勿误。”老人遵嘱照办。7天后清晨早起,俄见门板上两美人飘然而出,帮老人操持家务,晚上则返回画中,日皆如是。久之,一老两少如同父女。然而,两美人的出现,却引起当地一名地痞垂涎,屡欲霸之而不得逞,便诬告老人拐卖人口。县官庭审,得知其中奥秘,立起贪念,将“木美人”占为己有。然任凭知县千呼万唤,两美人从此不再现身,以后因知县犯科下狱,门画被李仕升所得。不久,县衙失火,屋物化为灰烬,唯独木门上两个“木美人”完好无损,此门成为“烂大门”了。后来李仕升退归故里,将“木美人”带回新会司前,供奉在天等乡天后庙中。1958年移交新会博物馆收藏,被誉为“镇馆之宝”,媒介称为“中国蒙娜丽莎”。君有暇意,可到博物馆一睹芳容。大家有时间也可到美丽的司前镇天等村新会的发源地--河村走一走,去木美人的出处听听坊间老人口口相传的其他美丽故事。


(木美人漫画设计)

编者注: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作于1503-1505年的美女木板油画。

我国现在所谓的油画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画种,有学者考证,明万历七年(1579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首次将西方油画携入中国内地。因此,有专家认为是迄今在中国所发现最早的西洋油画。“木美人”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木美人”是旧时新会民间文物三宝之一,李天等乡一向视为“镇村之宝”,不轻易给人看,只有在天后诞前后公开展出两三天,慕名来参观的人很多。百年前佛山举行秋色大会,想借去展几天,就要出具五万两银的保单。1915年广东水灾,江门埠召开赈灾会要借去展示,也要由全城银号签保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