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务公开

江门疾控发出紧急提醒!

日期: 2020/06/19


致江门市市民做好

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封信


一、如非必要,近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级别,尽量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并做好个人防护。


二、近期准备从中高风险地区来江返江的市民,请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的村(居)委会报备。


三、现居住在我市,14天内从中高风险地区来江返江的市民,请主动向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报备,并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四、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不扎堆,不聚会。


五、食物要煮熟煮透,不吃生冷食物,拒食野味。减少聚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和公勺。


六、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尽快前往附近的发热门诊重点医院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七、通过政府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动态和防治知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面前没旁观者,疫情防控无局外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全市市民朋友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6月17日

广东最新要求!

去这些地方必须戴口罩!

6月17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在广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6月1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28例,含境外输入233例。目前在院27例。至今广东省已经50天没有出现本地确诊病例。


段宇飞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严峻

  在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情况下,广东省也可能出现输入零星散发病例甚至聚集性疫情。广东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断强化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巩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广东进一步加强机场、港口码头、火车站(含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等交通联合检疫继续对中高风险地区来粤返粤人员采取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和发热人员转送等措施。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诊所的哨点监测作用。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

对于重点人群,广东各地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信息进行了逐一落地核查,并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对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粤返粤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重点加大对5月30日以来有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活动史的高风险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协查追踪力度,并在第1、第14天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确保排查管控到位。


   对于重点人群,广东各地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信息进行了逐一落地核查,并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对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粤返粤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重点加大对5月30日以来有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活动史的高风险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协查追踪力度,并在第1、第14天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确保排查管控到位。


  另外,对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粤返粤人员落实社区健康管理,做到“三个一”: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问诊,查验一次健康通行码,并在抵粤当日进行核酸检测,视具体情况实行居家隔离。纳入社区管理的,要求减少人群聚集活动,密切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自我开展体温监测。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可直接报当地疾控中心或拨打120就诊。



  对于重点场所,广东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开展对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大型超市、餐饮场所特别是学校和医疗机构等的集体食堂,冷冻生鲜食品加工、存储场所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开展环境样本核酸检测,对上述场所单位包括采购人员在内的从业人员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提倡微信、支付宝等无接触支付方式。

段宇飞呼吁,自5月30日以来有去过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与该地区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市民,请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报告,主动配合做好健康管理。



普通人如何做好防护?


   段宇飞表示,于个人而言,预防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不要放松日常防护,一是要随身携带口罩,一种人群和三个地方必须戴口罩。一种人群是指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必须戴口罩;三个地方分别是:到超市等人群密集地必须戴口罩;乘坐交通工具或到密闭场所必须戴口罩;到医疗机构必须戴口罩。


同时,大家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果有感冒、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