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务公开

南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整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日期: 2020/07/01


近年来,南安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区镇三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党建引领,注重资源整合,聚焦志愿服务,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一定成效。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村”“广东省儿童友好社区”“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生态文明村”“江门市五邑特色名村”等荣誉称号。重点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着力在阵地建设上下功夫

坚持整合资源、留住乡愁的原则,投入150万元将已有80多年历史的旧粮仓打造成集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沙田水乡文化展示馆、党建文化广场于一体的多功能共享合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总面积达3300平方米。另外,注重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祠堂、农家书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设施和功能的统筹使用,初步形成了集理论宣讲、文体活动、技能培训、健身休闲、志愿服务等功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

着力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坚持文明实践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工作融合发展,结合本村实际,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团员青年志愿服务队、护河护水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在全区率先建立党员红色指数评价体系,设置正向加分、反向扣分的党员积分纪实管理评价机制,引导党员做到“五带头”,充分调动党员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党建带妇建,成立妇女特别行动小组、妇女导游队、宣传队等特色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发展、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推行积分管理制度为契机,在全区先行先试,将文明新风、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纳入积分考评细则,通过积分兑换物品的激励措施,全面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着力在志愿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扎实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去年开展主题教育党建知识问答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讲座等理论宣传活动12场次。

二是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连续两年开展“好媳妇、好儿子”评比活动,今年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及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三建齐动、三社联动、三工互动”的服务模式,开展节日主题慰问和社工居家探访等活动,并设立“长者食堂”分点,不断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不断丰富活跃文化生活。通过举办水果缤纷乐、农村春晚、百姓妇女健康舞晚会、端午爬艇仔慈善活动、庆六一广东省儿童友好社区活动、水田水乡“幸福在此”慈善重阳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为群众自办文化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丰富活跃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