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公告

【乡村游】探秘司前不可移动文物①:游慧龙寺遗址

日期: 2020/07/07


七月,山河、信念、诗篇都格外昂扬;七月,生命、万物和青春都格外蓬勃。这个七月,小编带大家认识家乡司前的37处不可移动文物。

大家知不知道司前镇有一处古遗址呢?相信有人已经想到了它的名字,没错!它就是慧龙寺遗址,位于司前镇昆仑村凤岗里。



▲慧龙寺遗址环境

慧龙寺遗址处于一处土墩上,三面环水,宽65.9米,深96.2米,分布面积约6300平方米,遍布砂岩佛像、石柱、莲花柱础、石碑、瓷片及地基等寺庙的遗存物,但现在只剩存两棵高18米的菩提树作为慧龙寺的标志。这两棵菩提树是清代一位梁姓翰林从印度带回树苗种下的,至今树龄170多年,属于国家三级古树名木。




▲菩提树

慧龙寺原称月华寺,是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806-820)的佛教禅寺,唐宪宗赐“月华寺”匾额。它是南粤名寺之一,后人又称为慧龙寺,元至正年间(1335-1340)重修,曾为新会第二大寺院,毁于20世纪60年代。

一千多年来,慧龙寺经历过几度重修又几度毁坏。最终,这座闻名遐迩的岭南古刹被毁坏,现仅存遗址。



▲砂岩佛像碎片遗存物

该遗址历史明晰,遗存丰富,对研究古代新会寺庙建筑有较重要的文物价值。慧龙寺遗址在2004年被新会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想问小编,这么有历史价值为什么不重建呀?

让小编给你科普一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条,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慧龙寺遗址于2004年被新会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遗址,实施遗址保护。

温馨提示: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

破坏文物,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