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7/28
从常年来看,7月进入台风活跃期,已有不少台风生成或登陆我国,但是今年台风却不按常理出牌,不仅“迟到”而且“出勤率”很低。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7月月底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仍无台风生成。这意味着,今年7月有可能没有1个台风生成。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7月最多生成8个台风,最少也有1个台风,若今年7月没有1个台风出现,那么将成为1949年以来7月首次“空台”现象,这对于盛产台风的月份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7月以来,强降雨导致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内涝、山洪等灾害。24日至25日,江南、华南及新疆等地持续炎热,北京、天津也将加入高温行列,最高气温超35℃。
一边是汛情,一边是高温,往年频频光顾的台风,今年七月为何罕见缺席?昨晚《新闻1+1》评论员白岩松连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解答让人牵肠挂肚的天气状况。
今年异常的天气状况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形势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处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61年以来,暴雨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暴雨天数每十年增加3.9%。 以后夏天会不会越来越热?
异常气候是怎么形成的?贾小龙表示,造成今年南方持续性强降雨,有两个方面成因:
贾小龙表示,今年6月以来,江南南部和华南地区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多了5到20天。根据目前预测,8月份,随着副高的北抬,我国的雨带会向北抬,南方大部地区可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将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气候。
全球变暖对我国影响明显。过去60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每10年增加0.5天。如果不加控制,高温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明显增长。今年或现1949年来首次7月“空台”7月份都快结束了,台风还没来,台风去哪儿了?贾小龙表示,一般年份,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会生成26至27个台风,其中6至7个会登陆我国。今年到目前为止生成的台风只有2个,7月还没有台风生成。今年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
今年或现1949年来首次7月“空台”7月份都快结束了,台风还没来,台风去哪儿了?贾小龙表示,一般年份,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会生成26至27个台风,其中6至7个会登陆我国。今年到目前为止生成的台风只有2个,7月还没有台风生成。今年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
今年副热带高压长期偏强,不仅使得其控制中心台风少,也使得江南等地入梅偏早和梅雨“暴力”。
后期要关注北方汛情影响
贾小龙表示,未来可能除了要防范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降水,北方地区海河流域、黄河上中游以及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汛情,后期也要关注北方汛情对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中国为何易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各个气候带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都会在我国出现,起码有30多种主要气象和次生灾害会在我国不同的季节发生。灾难和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该怎样应对?朱定真表示,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国有很多对气候极端性的暴露度和敏感度都较高的地区,对气候的少许变化,反应或反馈会比较明显,这个特别要当心。 农业生产最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科学应对。 未来防汛,哪些地区要格外注意?朱定真表示,随着雨带的北移,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已经“出梅”,华北雨季开始了。我国东北地区、淮河流域和其他偏北的地区,往往防涝准备不足,所以在极端天气情况出现的时候,要特别关注防汛准备。
受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控制,今日白天我区多云,局部有短时阵雨,天气炎热。气象台录得今日最高气温36.4度,最低气温27.7度,昨夜至下午4时,本站没有录得雨量记录。
预计,28至29日高温炎热天气持续,间中伴有阵雨,目前我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请注意防暑防晒;7月30日起,雷雨渐趋频繁,间中雨势较大,请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御。
具体天气预报:
7月28日,多云间晴,局部有阵雨,气温27到36度,偏南风2到3级,湿度50%到95%;
7月29日,多云,有分散阵雨,气温27到35度;7月30日,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气温27到33度。未来24小时人体舒适度:白天人体舒适度10级,表示暑热,闷热,难受,感觉不舒适,谨防中暑;早晚人体舒适度6级,表示较舒适,温暖,多数人感觉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