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新春,有一群青少年聚集仁和里大地塘扎草龙。乍来一老叟笑笑地说:“你们扎草为龙,既不美观,又无神气,待我帮你们扎一条金龙吧?”众人欢呼叫好。于是老叟随即吩咐群童分工合作,斩竹开篾,买纸料,煮浆糊……诸事俱备,老叟马上动手,不多时便把龙头、龙尾扎好。接着扎了几个“猪仔笼”(即龙身),并教导众人扎,不一会儿大家就扎了二十多个。老叟看见众人操作敏捷,扎得较好,十分高兴,便从腰包里掏出碎银,派人去买6匹麻布(每匹码尺7丈)、50丈麻绳,将布制成龙被,用麻绳将“猪仔笼”串起来,一个接一个系紧,这就制作成一条美丽而雄伟的金龙。此事一时传遍乡里,人们争相观看。瞬间老叟杳然,只见地上留有一张制作金龙的图纸。众人到处寻找老叟,但毫无踪影。从此传为佳话。
是日恰巧是大年初四,当晚里中父老试舞这条金龙,果然生动壮观。至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各里纷纷持帖邀请,金龙乃巡游全乡。事有凑巧,当年适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丁两旺,家家安康,乡民遂崇拜此龙,传遍遐迩。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斗门大赤坎(与三江同是赵姓的亲房)瘟疫流行,村民请僧道尼驱瘟神,又四方寻求灵丹妙药,什么办法都用过却不见效。该地父老在束手无策之时,突然想起仁和里的金龙很灵,遂马上派人持书前来三江,邀请仁和里金龙前去驱邪。仁和里父老接到书函,认为义不容辞,便立即组织群众,装龙开船前往。船至途中,忽遇一阵狂风吹折桅杆压着龙头,但奇怪的是,龙头只留下一个小凹陷而已,很快便由赵石利修复。众人离船登岸,见通往大赤坎之乡道被丛林遮塞,无法通行。大赤坎群众正欲砍开一条路,哪知龙头一到,便有一阵狂风把树连根拔起,开出一条大路,让龙直往无阻。龙尾刚出树林,浓荫依旧闭合。大赤坎亲房出来热情迎接,纷纷焚香顶礼,花炮连天,金龙直舞至深夜。回船时树林又被狂风吹开一条路,待龙登船归航后,树林又复合如故,果真奇哉!大赤坎的疫情从此弭止。乡民为酬谢龙恩,专程送上金猪酒礼,特赠锦旗一面,上书“风云际会”,以表虔诚谢意。这面锦旗与上述传说,至今尚存。
仁和里黑金龙曾遭两次灾难。1939年秋,日寇攻陷三江,到处杀人放火,焚毁民房、铺户。“龙宫”内的龙头被焚,但其火焰向上窜,烧开一些瓦面后便自行熄灭。假若烧毁整座“龙宫”,那就不堪设想。因为“龙宫”内储藏火药百余斤,龙被(布)及用具堆积甚多,均是易燃之物。“龙宫”遭难而能安全无恙的奇迹不胫而走,愈传愈奇。有的甚至说龙头被烧是显灵,上了天,确是真龙,否则哪会出现龙宫无恙这般奇迹呢!是年冬,乡民稍为安定,遂重修龙头。由赵池(石利之子)试制,新龙与旧龙一模一样。翌年恢复舞龙之习俗,乡民的敬龙情结更为凝重了。1965年金龙又一次遭劫运,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中被烧毁了。1980年百废俱兴,里人赵士斗、赵一明、赵关郁、赵遂恩、赵如养、赵铭三、赵文希等重新扎制龙头、龙尾,修复龙被。从此按常规恢复舞龙。
舞龙属于群众性的文体活动。该里每岁大年初四和元宵节(正月十五)都组织200余青壮年的庞大舞龙队伍,穿街过巷,热闹非常。舞龙的队伍,具有高度的团结、协调精神,充满和谐的气氛。首先是大旗行头导向,跟着一对铜锣开道,接着彩旗拥着一面大鼓,响声如雷,随后是 “仁和里金龙”的高照牌(又名旗牌)和大赤坎亲房所赠的“风云际会”大锦旗,接着是一对大灯笼和“火把”(用一根粗竹,在上方破开四片,竹中夹着松柴,然后用竹篾箍紧,扎成大蜡烛的形状)用人扛着随龙而行。点燃的“火把”浓烟弥漫,火焰冲天,金龙似腾云驾雾,特别好看。舞龙珠的人要粗通武术,才能表演得生动活泼,引着龙头迈进,恰似龙吐珠之态。
谈到龙打圈(俗称“打龙兜”,又称“打龙饼”)更为壮观。由舞龙珠的引龙先从右方运行一个大圆圈,然后缓缓从表到里一层层地打圈,龙头卷入中央时,已被龙身裹成团,那时几个持木叉的人合力将龙头撑起,龙头回望作休息状。此时,登高欣赏,令人叫好不绝。散“龙兜”时,舞龙珠的必须从反方向(左边)引龙而出,否则就转不出来。舞龙尾的也要身强力壮,不停地摆动龙尾,又要有“留力”之功,因为到人多而又宽旷的地方,龙身必须没有皱折,才能呈现出生猛之势,舞龙尾之高超技巧,常使观众叹为观止。最后跟着龙尾的是一面中鼓,其声高亢清亮,击鼓者心里念着:“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打鼓的节拍),象征“贺丰收,好时年,人人欢乐过新年”。不少观众看龙时都随着金龙串街过巷。最后龙“回宫”时,要龙尾首先入宫,然后龙头才缓缓而入,那时才够味道哩!
仁和里金龙除节日在本乡表演外,还多次应邀前往邻近四乡表演。近年,曾先后赴双水镇富美初中、古井镇泗冲汤氏宗祠、双水镇富美小学等地表演过。每次金龙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争相观赏。1994年参加新会市第三届艺术节开幕式,好评如潮。1999年,又应邀参加新会市第四届艺术节,与恒美坊、齿德里熊罴合作表演了“熊罴引路,双龙起舞”的精彩节目,载誉而归。同年应邀到深圳市表演,也获得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